常用关键字: 招聘    职称    人才    人事    师资    工资    社保
 

2006年度师德模范:满目青山夕照明  培育桃李竞芬芳——追记经济学院教授汪祥春

2019年08月25日

1603956936855524.png

汪祥春,浙江黄岩人。历任东北统计局研究员,东北计划统计学院、东北财经学院、辽宁大学副教授,辽宁财经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教授。曾任中国计划学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中国价格学会常务理事。

胸怀家国,孜孜不倦 

汪祥春,1918年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39年,汪祥春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经济系,同年就职于浙江省财政厅,从事税务工作。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能拥有这样一份稳定的公职实属不易,也着实令人羡慕。但在汪祥春心目中,那里并不能满足他继续深造的愿望。当日本侵略军占领杭州之后,浙江省财政厅搬到永康方岩。强烈的爱国心与旺盛的求知欲促使他毅然放弃了这份公职,踏上了继续求学的道路。1942年,汪祥春考入西南联大研究院南开经济研究所,开始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并在第二年就以将近12万字的毕业论文《利息理论的发展》圆满完成了硕士学位的攻读。

1947年,汪祥春考取了赴美国公费留学的一个名额,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经济系和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深造,系统地学习了经济理论尤其是价格理论和就业理论。他深知这一机会来之不易,于是加倍苦读,尽最大的力量挖掘自己的潜力,汲取经济学的精华,祈盼着有一天能够学成回国,报效祖国。

1949年,随着国内三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面对祖国的召唤与未竟学业的两难抉择,他毅然决定——回国,为新中国效力。回国后,他先到东北统计局工作,后被调到东北计划统计学院任教,从此他开始了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的辛勤耕耘。随着院系调整,他曾先后转到东北财经学院、辽宁大学、辽宁财经学院(即东北财经大学的前身)工作。十年动乱中,他也和其他的知识分子一样被红卫兵批过斗过。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动摇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走过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他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克勤克勉地教书育人。

汪祥春教授曾担任中国计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价格学会常务理事、参与创建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后任该会顾问,并曾任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但在这众多光环的包围之中,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他那颗永远炙热的爱国心。

潜心钻研 硕果累累

汪祥春教授是一个能够潜下心去做学问的人。从教五十多年,他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尽心竭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建校初期最早的学术骨干之一,他为学校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学科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并曾任计划统计系主任。由他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工业经济专业,在1981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首批为数不多的硕士点之一,继而于1986年建立博士点,这是继中国人民大学之后全国高校较早建立的工业经济博士点之一。

作为博士生导师,汪祥春教授从1987年开始招收我校最早的一批工业经济专业博士生,由此为产业经济学成为全国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早在1988年,汪祥春教授就撰写过论文,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概况、研究对象以及基本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倡并积极推动在中国建立产业经济学学科,其观点在全国工业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随后,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新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工业经济专业在调整中转为产业经济学专业。应该说,汪祥春教授不仅是东北财经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创始人,而且也是中国产业经济学学科的一位重要奠基人。

汪祥春教授辛勤耕耘,严谨治学,学术研究领域广泛,科研成果丰硕。建国初期,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他仍然坚持脚踏实地的学术研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向前涌进,汪祥春教授对价格理论的研究倾注了巨大精力,发表论文20多篇,对影子价格、价格体系改革、按质论价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他对宏观经济问题中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管理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与此同时,他还积极致力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引介和推广,其所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是全国出版最早、流传最广,质量较高的教材之一,对中国新一代经济学者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起到了巨大作用。

以德立教 桃李芬芳

在汪祥春教授执教的五十多个春秋里,他言传身教,恪尽职守,严格认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他便主动提出并开设了现代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东北财经大学和全国其他高校培养了一大批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质量高、科研成果多的中青年教学骨干。他善于启发、激励学生,深入研究问题,而且从不以自己的研究领域局限学生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和耐心,深受学生的爱戴与欢迎。

汪祥春教授桃李满天下,仅就博士生的培养而言,1987年以来,共招收博士生29 名,已经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有24人,其中12人已成为博士生导师。他的学生培养的博士有的也已经成长为博士生导师。

汪祥春教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的学识令人景仰,他的为人令人赞叹。正如他的学生感言:“我们不仅从汪老师身上学到了渊博的知识,我们更学到了做人的品德。他是我们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他是我们工作学习的光辉榜样。”这就是汪祥春教授,一名心怀家国潜心钻研的师者,一名孜孜不倦淡泊宁静的智者,在他的身上既有着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传统,更闪烁着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