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师德模范:情系经济学 爱洒三尺讲台 ——记经济学院教授王玉霞
“每当我走上讲台,心潮总是一阵澎湃。讲台连着我和前辈,讲台连着我和学生,讲台连着我和未来。我愿是一支蜡烛,在讲台上燃尽周身的光和热,我愿是一颗流星,在讲台上画出最后的风采……”这是富虹经济学院王玉霞老师在2006届毕业生晚会上,代表被评为最有影响力的恩师向毕业生致辞时所做的一首诗。像蜡烛和流星一样,燃烧自己给别人光和热,这正体现了王玉霞老师对教师这份工作的热爱,也诠释了她对教师这一职业精神的深深理解。
潜心教学,打造东财“最火”的课堂
提起王老师的课,我们不能不用一个“火”字来形容。她那娓娓道来的讲课风格、贴近生活的讲课内容折服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很多学生都为在大学期间不能听上王玉霞老师的课而感到遗憾。因此,她的课总是座无虚席,有许多同学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旁听。王老师在为硕士研究生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时,因为听课的人太多,研究生院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在每次课前把守在门前逐一验明学生身份,才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当有人问起王老师的课为何会如此“火”时,王老师总是谦虚的说,“教师的本职就是要把课教好,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在教书的过程中,王老师勤耕不辍,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时值中年的她,选择了攻读博士。王老师认为她今天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读博士的那段时间。“学了三轮,讲了三轮,我才算真正掌握了经济学的精髓。”就这样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她的课成为东财园最受欢迎的课之一。
曾经旁听王玉霞老师课程近两年的一位财税学院的学生这样评价:“王老师的课程最大的优点就是既严肃又活泼。经济学是一个相当枯燥和宽泛的课程,但是王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将课程安排的相当有逻辑性,条理十分清晰。老师每次都会用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解释经济学原理,活泼的语调和生动的内容让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我们非常乐于接受。”
多年来,王玉霞老师始终坚持站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同时还承担着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MBA、MPA、MPAcc等多个层次的经济学教学工作,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经济学经典著作》等多门课程。当问她如何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每年700多课时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时,她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热爱”。“当我踏上讲台,再累再疲惫,我都会马上兴奋起来。经济学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为什么不通过我的讲解让更多的人热爱上它呢?” 她被同事们称为“超人”。
由于王玉霞老师的课深受学生喜爱,她连续多年被评为“毕业生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恩师”。
仁爱之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对学生要饱含爱心是王玉霞老师为师的准则之一。她的严师慈母形象影响和感染着她的学生们,她指导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绝大多数都从事经济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自2003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以来,她所招收的12位博士生全部是硕博连读或在校从事经济学教学的老师。她所指导的硕士毕业生,有相当多的同学考上了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博士,其中很多已经走向了经济学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骨干教师。“王玉霞的学生”具有了品牌效应。在生活和学业上,王玉霞老师总尽己所能地帮助她的学生,也以她的生活态度,影响着她的学生和弟子。物管专业86级学生储稀梁在给王玉霞老师的感谢信中这样说道,“您也许早就不记得我这么一个学生了,但我脑海里却深深印着您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美好形象,毕业快20年了,但我经常和同学、朋友不经意地回想起在东财生活的日子,不经意就想起您,我多次想写信表达常存在心里的感激……”。那时,储稀梁不慎弄丢了社会上捐助给东财学子的300元钱,时任班主任的王玉霞老师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稿费帮他垫上。这300元钱和一份真情,让储稀梁感动至今,“我庆幸自己当年遇上这么一位好老师!”
虽然王老师在生活中,对学生像慈母一般,不时地嘘寒问暖,但是对学生的学习却要求得非常严格,他的学生都说,王老师在指导他们写毕业论文时,从选题、写作大纲、开题报告、写作过程到最后定稿各个环节都要求得极为严格,对任何细微的错误也绝不含糊,都要认真耐心地指出和纠正。即使不是王老师指导的学生,只要有学生找她帮忙,她都有求必应。有的学生把自己写的学术论文拿给王老师请她帮助指导,她总是热情接待,仔细修改,而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许多学生的论文在经过王老师的指导和修改后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当学生们兴奋地把刊有他们文章的杂志拿给王老师看以示感激时,王老师总是高兴地鼓励道:“太好了!继续努力吧!”
笔耕不辍,开创经济学界“婉约派”
王玉霞常说,“作为老师,我要做的是教书育人,作为学者,我希望我的文字也可以引起共鸣。”经济学算得上是一个与物欲相关的学科,学经济学的能够淡泊名利,心态平和似乎很不容易。近几年王玉霞教授在经济学报刊杂志共撰写了经济学论文和经济学随笔100余篇。她的文章得到读者广泛的欢迎,被几十家报刊杂志转载。经济论文“平民化”在她的作品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也是她不懈追求的目标。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授、澳大利亚社科院院士黄有光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徐滇庆教授等均对王玉霞教授的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她的文集《生活在经济中》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及香港花千树出版社出版。其中人民出版社称其为经济学界的“婉约派”。梁小民教授在大陆版的《生活在经济中》的序言中写道:“王玉霞属于极少数能坐下来读书写作的女经济学家,……王玉霞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功底,又善于观察生活,加上她清新、朴实、流畅的文字,使这本书极富可读性。”王玉霞近年来还写下了《质疑高考非典加分》、《出租车合约的变迁》、《经济适用房中的公平悖论》等文章,对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现出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感,使王老师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外,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关心学校、地方乃至国家的发展建设。她曾连任三届大连市沙河口区政协常委,现在仍然担任民盟东北财经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民盟辽宁省省委委员、大连市物价监督员。她撰写的《关于成立离退休教师专职专家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建议》、《大连市出租者市场分割现象的透析》、《关于提高政府公务员理论素养》等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王玉霞教授不仅潜心于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还热衷于培养提携后辈,主动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心得传授给青年老师,许多老师在开新课或做项目研究时都得到过王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富虹经济学院青年教师也是王玉霞老师的学生李雪增说“留校任教的第一个学期,为了能够让我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王老师花费了很多心血,从教案准备、板书的书写技巧、课堂讲授的节奏把握等多个方面对我进行了悉心地指导,并给我提供了许多大有裨益的锻炼机会。”
多次在校教学大奖赛上获奖、多次被评为校教学名师、2004年被评为大连市优秀教师、2007年被评为校“十大女杰”……这位获得过众多荣誉的女教授在用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精力从事着她所热爱的经济学教学及研究工作。王玉霞教授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信条时时鼓励和鞭策着自己:淡泊名利,坚守在本科教学工作的第一线;爱生如子,指引他们前行的方向;提携后辈,让他们同样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王玉霞教授真的把自己当作一支蜡烛,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她钟爱的经济学,把爱播撒给她的一批又一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