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师德模范:大爱无言 师者仁心——记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品媛
“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就是要热爱它。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我从骨子里热爱这个职业,我发自内心地喜欢着我的学生,教书育人是最能体现我人生价值的职业。”是啊,正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对教书育人这份责任的执著,工商管理学院的李品媛教授二十多年来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享受着作为教师的那份快乐,踏踏实实地诠释着“教书育人,师之本色”的内涵。
潜心教学,被毕业生评为“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恩师”
提起李品媛老师的课,学生们无不被她广博的学识、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生动的教学方式所深深折服。学生们把李老师的课堂称作“最过瘾”的课堂,她所讲授的《管理学》、《现代商务谈判》、《消费者行为研究》等课程均已成为学校的“热门”课程。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她被毕业生评为“毕业生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恩师”。用学生们的话说,李老师的课想听不进去或想听不懂,都难。
“教师不但担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还必须负责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一个老师的课如果学生们不喜欢上,那么这位老师就应该负全部责任”,李品媛老师常这样告诫自己。为此,她精心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心理,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她的很多教学理念和方式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积累,看新闻时、跟孩子交流时、在考场监考时、和企业高层接触时……李老师都能把自己的感受联系到教学,并运用到教学中。她说,“当我踏上讲台,我整个人就兴奋起来。看到学生们纯净的渴望知识的眼神时,你怎么有理由不好好准备好好讲课呢?眼神交汇的一瞬间我感到自己怎样付出都是值得的。”
李老师对学生们只有一个要求:思想要活跃;而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用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把最新鲜的事物、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2007年,李老师在给研究生开设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课程上,她结合该课程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灵活地将期中与期末的考核改为实际营销方案的策划,引导学生亲身深入市场调查、大胆实践、启发创新,进而完成一份完整的营销策划书;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李老师又采用了模拟创业大赛的做法,让一部分学生以创业者的身份向老师和同学推荐并宣传自己的营销策划,其余学生则以风险投资者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讨论其可行性。课后,有的同学说:“这是我上过的课堂讨论最激烈、最接近实战,同时也是收获最大的一门课,平淡无趣的理论通过自己亲身的策划、讨论,这回全明白了。”在李老师的课堂上,这样的教学例子还有很多,每当李老师上课,教室里不仅座无虚席,甚至过道都挤满了旁听的学生。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李品媛老师始终坚信“倒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道理。因此,她严谨笃学,勤耕不辍。多年来,李老师承担完成了数十项省、部、市级以及企业的纵向和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9本。其中,由她主编的《现代商务谈判》被数十家大学采用,名列全国专业书销量第一(网上排名)。
心系学子,被学生誉为人生路上的护航者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只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他把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那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在学生们的心中,李品媛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既为经师,更为人师”是李品媛教授在教书育人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她常说,“我喜欢学生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李老师定期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引导学生们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尽量让迷茫的学子走出成长的烦恼。她把自己的邮箱变成了学生们的公用邮箱,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动态,并且时时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在学生们的眼里,李老师不仅是他们的师长,更是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除了学习上的困难、问题找李老师解答,生活中的挫折、心灵成长中的疑惑也常常向李老师讨教。李老师带的一名研究生在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似乎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了方向,对于未来的不知所措让他不能专心于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李老师通过与他交谈得知了他的情况后,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悉心地开导他,鼓励他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在李老师的多次开导下,这名学生终于走出了迷茫与困惑。李老师还因材施教,通过观察学生的不同性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她鼓励学管理专业的学生自主创业,认为这是他们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最快的方式。2007年,李老师带的一名学生有了自主创业的打算,并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李老师。李老师考虑到这名学生善于交际的性格特点、创业项目可行等综合因素后,便鼓励他可以积极地踏上创业的道路:“年轻人看准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便可以大胆地去做,在创业的道路上即使不成功,你也可以收获更多的经验。”与此同时,李老师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在注册公司、产品的洽谈等方面对这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这名学生在公司经营中遇到困难时,会随时请教李老师,李老师总是热心帮助,积极鼓励,使他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有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公司经营也走上了正轨。
培养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李品媛老师追求的目标。她认为,“大学应该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地方。大学生就应该让生活轰轰烈烈地燃烧。”她教育学生要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只有多看书才能开阔眼界同时才能改变思考和行动的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李老师经常在授课过程中组织一些小规模的比赛,自己买来各种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书籍或者把书店的购书券作为奖品。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在上课时兴致高昂,而且在课下还可以得到李老师赠送的书籍的精神滋养,学生们的进步不言而喻。当她看着学生一点点地进步而会心地微笑时,学生们总是能够感受到一种慈母般的关爱与情怀。李老师曾多次自出经费为学生复印学习资料或提供参考用书,当得知有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后,她还主动为学生提供授课教材。李品媛老师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各种学生活动。她总是说,只要能给学生他们所需要的,她所付出的就是值得的。于是,有学生请她作讲座她从不找托辞;有学生请她担任活动指导或嘉宾,她总是尽心尽力……
慈母的关怀,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学生们越来越喜欢这位严师慈母,她的真诚、她的热情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学子,毕业多年的学生工作中遇到难题会回校找李老师,即便有的学生已经到了国外,还一直和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请教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因为,他们已经把李品媛老师当作自己人生路上的护航者。
甘为人梯,被青年教师们称为坚强后盾
李品媛教授不仅潜心于教书育人,还热衷于培养青年教师,她身边的人都说李老师是一个热心人。她常常被青年教师们称为坚强后盾。李老师常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会,和青年教师谈做学问、做人的道理,以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深切关爱与呵护,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事业观。她主动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心得传授给青年老师,许多老师在开新课或做项目研究时都得到过李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作为工商管理学院管理教学部主任,她总是尽量给中青年教师创造发展和锻炼的机会。工商管理学院青年教师韵江说,“我刚留校时教学经验少,没有形成合适的方法。李老师就对我们进行细致的辅导和帮助,从课堂组织、案例嵌入、重难点选取以及气氛活跃等各个方面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传授给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并在随后实践中进行跟踪指导。李老师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毫无保留的帮助,使我们进步得很快”。在她的带领下,工商管理学院管理教学部在2004年学校组织的基层优秀教学组织评选中荣获第一名。
李品媛老师常说,管理教学部就是一个团队,要想使这个团队更有凝聚力,就要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互相帮助,从而使整个团队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她认为,在帮助青年教师的同时,也是在提升管理教学部整体教学力量,这些是她应该做的事情。
与此同时,在开展对企业和社会服务上,李品媛教授也勇挑重担,不计报酬,为50多个大中型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2001年曾被评为“九五”期间大连市优秀企业管理培训教师,为工商管理学院乃至学校,赢得了社会声誉。
李品媛教授常常告诫自己,“人应当荣辱不惊,做教师应该更关注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而不只是一些待遇和报酬。”对工作的充沛精力,对育人的孜孜不倦,对教育的忠于职守,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支撑——一个爱的支撑,正因为李品媛教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和年轻教师的关爱,对她所研究学科的钟爱,成就了她自己和她周围的人,她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并感染着一批批青年学子。在学生们眼中,她的操劳和关爱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慈母;在周围同事的眼中,她的谦和与热情让人倍感亲切;在青年教师眼中,她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让人心生敬佩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