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关键字: 招聘    职称    人才    人事    师资    工资    社保

师德师风建设办公室

首页机构设置师德师风建设办公室师者风范

2016年度师德模范:三尺讲台育桃李 大爱无疆公益心 ——记经济学院张嫚老师

2019年08月30日

张嫚.png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她是辛勤的园丁,用知识和汗水培育着祖国的桃李;她是学生成长岁月里最可信赖的朋友,甘作指引方向的灯塔;她是希望的传播者,热心公益,用仁爱之心回馈着社会。她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成就了平凡中的不平凡,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她就是经济学院张嫚老师。

三尺讲台 默默耕耘

张嫚老师多年工作在教学一线,无论是作为任课教师,还是学生导师,她始终将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在课堂上,张嫚老师“寓教于用”,以实践的方式引领学生思考,以灵活多变的方法开展教学。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与营销战略的课堂上,张嫚老师将学生分成买卖双方来模拟市场经济的运行,并以所实现的收益和利润评选出最佳买方和卖方。在反垄断经济学的教学中,张嫚老师利用已有的反垄断案例组织模拟法庭,由同学们扮演原告方、被告方和法官,让同学们在激烈的辩论中迸发思想的火花进行更深入的思索。更让学生们喜出望外的是,张嫚老师经常鼓励他们在黑板上写出对课程的“期望”,并以此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寻找最适合和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在学校刚刚倡导小班型研讨式教学时,很多老师无法顺利转换教学方式,甚至有个别老师不愿意转换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式。但是,张嫚老师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她在课前大量地搜集和整理案例,对案例的每一个知识点条分缕析、细致琢磨,直到自己满意后再将案例印发给学生进行学习讨论,使他们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教学形式的不断调整和创新的背后是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张嫚老师就是这样默默实践着,满腔热忱地不断探索着育人之道。

教学和科研是教师工作的“双翼”,只有两个翅膀都动起来,以教学需求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不断提升。为此,张嫚老师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学习和教学相长的理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发表了诸多科研成果,涉猎的领域涵盖了产业组织理论、政府规制与反垄断理论与政策、非营利组织研究等等。从1999年留校任教至今,张嫚老师从助教到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在30岁时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且出版专著,在35岁时晋升教授。这不仅是对她学术成果的认可,更是对她严谨的科研态度、踏实的学术精神的认可。

良师益友 言传身教

中午十二点半,距离下课时间已经半小时,张嫚老师仍然被同学们层层围绕着。一上午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她已经非常疲惫,但这依然没有妨碍她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各种疑惑,而这些疑惑往往又是学生们生活方面的。这样的工作状态对于张嫚老师来说是一种常态。学生们喜欢和张嫚老师沟通交流,不仅因为她丰富的阅历和宽阔的视野,更因为她的温和细致、循循善诱,总是能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导学生。张嫚老师常说:“学生的事是最重要的事,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给学生。”心系学生,情牵学生,使张嫚老师成为学生们喜爱的“知心姐姐”和“无话不谈的好朋友”。2015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张琳琳说:“张嫚老师像水一样从源头滋润我的心灵,与她交谈之后常会豁然开朗,非常庆幸自己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选对了导师!”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有巨大帮助,张嫚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大创项目有两个被评为国家级项目,多个获省级、校级奖励。每年都有许多学生主动或是通过导师的推荐来向张嫚老师咨询关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问题,她都倾心予以指导。她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之中,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理论与实施模式,以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走进社会之前有机会了解社会、企业、个体的有机联系,为他们未来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甚至人生规划提供指导,带去影响。言传身教,学生们在跟随张嫚老师做项目的过程中,感受着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甚至有部分学生因此改变了研究方向选择、专业选择及职业选择。他们说,要像张嫚老师那样,带着一份发自内心的爱、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学习和工作,进而奉献社会。

上善若水 大爱无声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三十六岁、家庭事业一切顺利时,“我的儿子有孤独症障碍”这个事实与伴随的困难挑战,给张嫚老师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波澜。然而,张嫚老师没有被这个事实压倒,而是选择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以积极的姿态去寻求解决方法。2014年底,张嫚老师与其她两位孤独症障碍者的母亲联合创办了非营利组织——大连市爱纳孤独症障碍者综合服务中心,以解决孤独症障碍者家庭所面临的生存发展困境与挑战为核心使命进行社会公益创业。目前,服务中心运转良好,为孤独症障碍者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寄托,也为高校大学生从事社区志愿服务及公益创业项目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除此之外,为了让更多的孤独症儿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造福更多的残障人士及家庭,张嫚老师积极参与残障相关制度建设,为社会残障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她利用所学的经济学、产业咨询、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带领学生深入社区、社会组织与家庭进行实践调研,通过硕士论文、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大创项目等方式探索此领域社会问题的解决模式与方案;通过两会建议提案、直接咨政等方式对孤独症领域的教育康复政策、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形成和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许多建议被采纳于政策之中。正如张嫚老师所说:“随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课程资源建设等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我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同时也将社会实践所得反馈于本职的教学科研与学生指导之中,两者相互促进。”

在进行公益事业过程中,张嫚老师对生命、人性、事业、家国情怀等许多之前不曾思考或想当然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探索,理解了忘我的含义与意义所在。她常说,公益事业不仅需要热忱,更需要坚韧和信心,因为这注定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曲折的道路。她的这份坚持、乐观和豁达时刻感染着每一位走近她的人。2016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魏显瑞说:“张嫚老师常鼓励我们做公益不一定要很大,完全可以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真正地一点一滴地去帮助别人。”

张嫚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人文关怀和正能量的人。在工作中勤勉上进,兢兢业业;在生活中自强不息,外柔内刚。她仿佛一朵美丽的花儿,静静地绽放,但在柔弱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热忱、坚韧的心。教书,育人,做公益,张嫚老师不仅教授着知识,更传递着做人的品德。评价张嫚老师,太多赞美的词语也许都会显得苍白,她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她却是一位最可爱的人。